《倚天屠龙记》第三回里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花开花落股票配资,花落花开。少年子弟江湖老,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。”
这句话道出了岁月无情的流转。曾经在华山上被杨过点拨的张三丰,那时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,而在《倚天屠龙记》中,他已成了满头白发、名震天下的武当宗师。按理说,金庸完全可以把张三丰的成长故事写成《神雕后传》或者《倚天前传》,甚至顺带交代一下杨过、郭靖的最终结局,这样读者必然会欣然接受。但金庸偏偏没有这样做,这是为什么呢?
其实,原因要从那个时代的“反派”说起。有人认为后神雕时代最可怕的反派是百损道人。毕竟,他的徒弟玄冥二老就足以让武林群雄头疼不已,他们的玄冥神掌之毒,就连张三丰和张无忌也束手无策,更何况他们的师父百损道人?书中张三丰曾说过:“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,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,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。”当时,他看着重伤的张无忌,甚至流下眼泪,可见他对百损道人和其邪功的恐惧与无力。
展开剩余66%然而,从更大的格局来看,百损道人其实也只是“小角色”。因为自《神雕侠侣》结尾的襄阳大战后,故事的重点早已从武林恩怨上升到家国大义。此时的主要矛盾,不是江湖人物的纷争,而是蒙古大汗与大宋之间的生死对抗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再强的武林高手也难以撼动局势。真正的“终极反派”,是大汗忽必烈。相比之下,百损道人若真投靠蒙古人,也不过是忽必烈麾下的一枚棋子。
若说忽必烈是反派,不如说他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。蒙古铁骑横扫天下,入主中原的进程正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主线。相对而言,杨过与郭靖这两位大侠的命运就显得格外悲壮。
杨过因在襄阳大战中一块飞石击杀了大汗蒙哥,直接改变了战局。原著描写:“杨过一掷,劲力何等刚猛,蒙哥筋折骨断,登时毙命。”这一举动虽让襄阳暂时得以保全,却也让杨过成为蒙古人的眼中钉。蒙哥并非死于乱军,而是死在杨过手中,这对蒙古来说是难以容忍的耻辱。从此,杨过与小龙女夫妇不得不隐姓埋名,再也未在江湖露面。他们并不是为躲避郭襄,而是为了避开蒙古的疯狂追杀。直到数十年后,《倚天屠龙记》中黄衫女与古墓派弟子高调登场,才算是杨过一脉重出江湖。由此推断,杨过的晚年生活应当相当压抑。
比杨过更凄惨的,是郭靖。作为“射雕三部曲”的灵魂人物,郭靖一生忠义无双,为国为民,光辉无愧。然而自从决定镇守襄阳,他的命运就注定悲壮。虽然杨过击杀蒙哥,使蒙古暂时撤兵,但忽必烈继位后,蒙古再攻襄阳已是迟早之事。果然,《倚天屠龙记》交代,襄阳城破之日,郭靖夫妇与郭破虏一同殉国,只有郭襄幸存。这一幕,不仅是郭靖个人的悲剧,更是大宋覆亡的缩影。
有传言称郭靖之死源于叛徒出卖,甚至有人怀疑叛徒是耶律齐。但实际上,《神雕侠侣》里耶律齐早已展现出正直与忠诚,他不可能背叛郭靖。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,郭靖的死根本不需要叛徒。真正把他逼上绝路的,只有忽必烈。早在《神雕侠侣》里,忽必烈就曾起意要杀郭靖,只是当时未能得逞。多年后,当他带领大军围困襄阳时,郭靖很可能选择了不屈而死,甚至自尽,以保全名节。
这,或许正是金庸没有写《神雕侠侣》与《倚天屠龙记》之间那段空白岁月的原因。因为那几十年的舞台,不再属于江湖侠客股票配资,而是属于蒙古大汗忽必烈。换句话说,那是一个英雄被历史洪流吞没、而反派却成为真正“主角”的时代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