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骑红尘妃子笑股票配资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——《过华清宫》·杜牧
唐朝历史中,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传奇故事流传千古。为了这位绝世佳人,李隆基不惜突破伦理底线,最终也导致了开元盛世的衰落与瓦解。诗句开篇便展现出李隆基对杨贵妃宠爱至极,天下间只要贵妃一声令下,便会悉数满足。“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”生动描绘了两人纵情欢娱的生活写照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唐玄宗与杨玉环云鬓缠绵,时常在华清池中相偎相依,情意绵绵。除了情感世界的甜蜜,他们还酷爱一项名为“握槊”的运动,几乎成为每日必玩的娱乐项目。那么,“握槊”到底是什么?为何深得这对皇室情侣的喜爱?今天便带大家一探究竟。
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,出身于官宦之家,幼年生活本无忧无虑。但10岁时父亲病逝,年幼的她被迫离开家乡,寄居于洛阳的叔父家中。虽非亲生,叔父对她关怀备至,悉心教导她文化礼仪和宫廷规范。到15岁时,杨玉环已是才貌兼备的绝色女子,正是她人生转折的关键年。
展开剩余84%当时唐玄宗之妹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,杨玉环受邀参加。在婚宴上,她邂逅了寿王李瑁,李瑁对她一见倾心,急忙请母亲武惠妃促成婚事。不久,二人结为夫妻,婚后生活甜蜜美满。然而,好景不长,武惠妃的去世成为一连串不幸的开端。
武惠妃的逝世让李隆基感情生活陷入空虚,急切需要新欢填补内心的孤寂。与此同时,太监向李隆基多次提及杨玉环的倾国倾城,杨玉环便开始频繁进入宫中,逐渐成为李隆基的宠妃。对于寿王李瑁而言,失去母亲这位强大后盾的他,既无力反抗,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挖走。
杨玉环的聪慧和美貌不断激起李隆基的占有欲。为了将她据为己有,李隆基先是命令她入寺剃度,削发为尼,随后再将她召回宫中,封为贵妃。为安抚儿子,李隆基又为李瑁安排新妻,从此,杨玉环由儿媳转变为皇帝宠妃,二人夜夜笙歌,过上了“只羡鸳鸯不羡仙”的浪漫生活。
史书记载,杨贵妃身材丰满,体香独特,这正是李隆基痴迷她的重要原因。由于体型丰腴,杨贵妃汗出较多,甚至带有一丝狐臭。为此,李隆基专门为她修建了华清池,既方便她沐浴消除异味,也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。至今,华清池仍流传着许多两人缠绵悱恻的故事。
杨玉环喜爱舞蹈,且带有胡人血统,舞姿洒脱飒爽。据记载,李隆基擅长音乐,为她创作了名曲《霓裳羽衣曲》,在琴声与舞姿交织中,诉说着他们深厚的爱情。男子抚琴,女子舞蹈,琴瑟和鸣,二人和谐共处,成为唐朝的一段佳话。
俗语“拜倒在石榴裙下”广为流传,其背后正是李隆基对杨贵妃无尽宠爱的真实写照。杨贵妃极爱石榴,李隆基在宫中种植许多石榴树,甚至为她的裙子绣上石榴花纹,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石榴裙”。一次,两人在石榴树下弹琴舞蹈时,李隆基察觉贵妃情绪低落,询问后得知大臣们对她颇有微词,称她为红颜祸水。
李隆基得知后怒不可遏,立令文武百官见到杨玉环必须跪拜行礼,以皇权压服所有反对声音。由此,大臣们便“拜倒在了杨贵妃的石榴裙下”,这一幕成为后世传诵的权力与宠爱的象征。
除了华清池和石榴裙的传说,杨贵妃与李隆基的日常生活还离不开一项名为“握槊”的运动,几乎每天必玩。“握槊”并非中原本土游戏,而是外来文化的传入,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项游戏逐渐融合本土特色,成为广泛流行的娱乐活动。
“握槊”又称“双陆”,《双陆锦囊钞》对此有详细描述。游戏分黑白两方,各持15子,棋盘由十二条横线和竖线组成,配备两颗骰子。玩家掷骰,根据点数移动棋子,最终将全部棋子移至对方六条刻线内者获胜。白棋从左向右行走,抵达最右端后再折返,黑棋则相反,玩法有点类似现代的飞行棋,但细节更为复杂。
隋末唐初社会动荡,民众生活困苦,但随着“贞观之治”带来的安定繁荣,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娱乐兴盛,诸如“握槊”的小游戏便风靡开来,甚至皇宫内也盛行不衰。根据《旧唐书·后妃传》,唐中宗时期韦皇后曾多次召武三思入宫共玩“握槊”,唐中宗也偶尔参与指点,显示其在当时社会的流行程度。
作为权力巅峰的唐玄宗和杨贵妃,日常政务之外,常以对局“握槊”作为消遣。该游戏不需极高智力,骰子的偶然性决定了胜负,极具趣味性。杨贵妃棋艺不俗,常以好运获胜,李隆基频频败阵,反倒让贵妃愈发迷恋胜利的快感。
作为深得皇帝宠爱的妃子,杨玉环的喜悦也令李隆基倍感欢愉。每日政务结束后,皇帝必陪贵妃下两局棋,成为增进感情的固定仪式。
据一些野史记载,唐玄宗养过一只鹦鹉,不仅能吟诵诗词,还能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。每当棋局对皇帝不利,太监便呼唤“雪衣娘”,鹦鹉便飞到棋盘上搅局,既保全皇帝颜面,也增添游戏趣味。后来,这只调皮的鹦鹉被一只老鹰啄死,李隆基与杨贵妃为之伤心,将其葬于宫中御苑,宫人称之为“鹦鹉冢”。
唐朝经济繁荣,人民生活安定,因此“握槊”等娱乐活动盛行。然至宋元明清时期,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均不及唐朝,民众劳碌奔波,鲜有闲暇娱乐,“握槊”逐渐衰退,转为文人雅士的游戏。明清时期科举盛行,文人专注读书,游戏更趋小众,至近代几乎失传。曾有学者试图复原“握槊”,但均未成功,这一延续近两千年的文化遗产最终湮没于历史长河。
综上所述,“握槊”之所以在唐朝风靡,离不开当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基础。正所谓“饱暖思淫欲”,衣食无忧的百姓自然寻求各种娱乐。虽为调剂生活的好方式,但若沉迷其中,难免误入歧途,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是鲜明的例证。
李隆基拜倒在杨贵妃石榴裙下后,逐渐荒废朝政,宠信小人,任用亲信,最终酿成安史之乱。虽战乱被平息,却毁掉了大唐昔日的辉煌,杨贵妃也在马嵬坡香消玉殒,令世人唏嘘不已。
古语有云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适度的忧患意识激励人奋发,但过度沉溺于安乐股票配资,结局只能是败亡。历史一再验证这一道理。你对此又有何见解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